当前位置 : 首页  学术活动  学术报告

“理学大师论坛”第四十七讲——戎嘉余院士:如何认识生物演化

编辑 :王华军    时间 :2021-04-23    访问次数 :62


 2021416日晚,中国科开云电竞官方网院士、中国科开云电竞官方网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戎嘉余应邀出席第22届浙江大学地球科学节(地学节)开幕式并做客浙江大学“理学大师论坛”第47讲。在紫金港校区蒙民伟楼 138会议室,戎嘉余院士从古生物学者的角度以“如何认识生物演化”为题作报告。报告会由开云电竞官方网副院长陈宁华教授主持。


报告开始前,开云电竞官方网院长夏群科教授介绍了地学节的相关情况。浙江大学理学部副主任、地球科学开云电竞官方网陈汉林教授介绍了戎嘉余院士并致欢迎辞。戎嘉余长期从事早-中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腕足动物的系统分类、群落生态和生物地理及相关地质时期地层学与古地理学研究。曾任科技部 973 基础前沿项目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科院科技进步奖多项,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首届中国出版、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是国家有突出贡献留学回国人员、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南京市和江苏省劳动模范。

戎嘉余院士在报告的第一部分介绍了达尔文的“生命演化”学说、该学说的创建过程和引入中国的过程,及其在旧中国封闭落后、国弱民穷的局面中对社会思潮产生的正面影响。《天演论》《物种起源》的译作为国人树立强大自身救亡图存,赢得生存与发展,挣脱落后挨打局面的信念带来一线曙光。但戎院士认为当时仁人志士对“生命演化”相关学说的认识并不贴切和全面,过分强调了“物竞天择”“优胜劣汰”。例如,当时并没有翻译赫胥黎批判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倡伦理和道德的论著。这种情况下,不正确认识“生命演化”的相关理论对社会发展贻害无穷。

报告的第二部分,戎院士提出了四个和生命演化相关的问题。在讲解这些问题前,他梳理了汉语的各类词典和古生物教科书对进化论的解释,发现它们普遍把“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种类从少到多的演变过程”当作进化论的内涵。他认为这种解释实际和“Evolution”的含义存在差异。他认为“Evolution”不一定是“进步的”,翻译为“演化”可能更合适。



后他开始逐步引导师生们思考一系列关于生物演化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生物只是从简单到复杂吗?”他列举了蓝藻、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半索动物、软体动物在地质历史中经历历次生物大灭绝后的演化,说明演化支系初端都是简单的,但既有复杂化、又有简单化,或从简单到简单,均取决于天择。第二个问题是:“人类是最高等、最优秀的吗?”他借用具有体能优势和更大的脑容量尼安德特人的消亡,以及现代人类和灵长类动物的演化关系,批驳“人类是生命的主宰、万物之灵,食物链金字塔顶端”的谬论。他强调,人类不是生物最高峰,不比其他生物更高级。戎院士提的第三个问题是:“演化就是进步、趋于完美吗?”他通过引用长颈鹿、孔雀、现代人均存在缺陷的例子,说明演化只是生物适应特定环境的体现,大自然不一定非选择有利、完善的性状。他指出,演化是生物被自然选择的结果,将演化等同于进步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偏见。第四个问题是:“自然选择是优胜劣汰吗,适者生存是强者生存吗?”他列举了大量的案例说明最佳适应者也未必是最“优”生物,优胜者往往不是最适者,每个物种都在尝试-失败-成功中演化。他还举例说明自然界很多生物之间是互利互惠的,而不是简单的优胜劣汰。

通过对上述问题的讲解,他表示,对生命演化这一宏大理论,不宜简单叙述,不能用一种事实代替所有的事实给它下定义,而应该认识到其复杂性。

接着,戎院士在报告的第三部分,介绍了演化与人类关系。他从人类的身高、外貌、情绪的起源和演化论述人类是生命演化的一个分支。而在地质历史时期,很多像现今人类“称霸”地球的物种均已灭绝。因此,他提醒人们不可傲慢、自大,要注意保护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停止过度使用自然资源,更应该坚决反对和摒弃社会达尔文主义。

报告的最后,戎院士寄语地科师生并耐心解答了现场提问。他说,只有约束和规范人类自己,理解生物世界,理解人类现象,才能建设宜居地球。我们不仅要做好科学研究,还要努力传播正确的生命演化理论,让其成为理解生命意义、探索人生真谛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大众科学。

杨树锋院士在总结发言中号召地科师生学习戎院士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密的逻辑思维,并强调这就是求是精神的重要内涵。



本次报告会两位院士渊博的知识、谦逊的态度、悲天悯人的情怀,给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场关于自然科学的讲座,更是一场思政课、哲学课、人生课,如春风化雨,让地科师生受益良多。


(魏晓椿 供稿)